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轨道工程--工程技术--论文--路桥网
推广 热搜: 土工格栅  土工布  工程  路桥  沥青混凝土  机械  沥青  施工  路面施工  沥青路面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2006-04-28 中国路桥网 佚名 0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长期以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大城市关注的重点,也是运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去年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到今年年初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运营安全又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这次组织召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此,我将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情况作一介绍。
一、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概况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有一、二、三、五号线和磁浮线共5条线投入运营,总长近112公里,共61座车站,形成了十字加半环的线网格局,日均客运量130万人次左右。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是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骨干企业,目前负责一、二、三号线近65公里的运营管理,近二年,将承担一号线北延伸、二号线西延伸、三号线北延伸、四号线共58公里左右的运营接管工作。
随着轨道交通线网格局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日益显现,客运量持续攀升。2001年,一、二、三号线日均客运量77.4万人次,2002年为97.9万人次,2003年为111.1万人次,其中下半年日均客运量超过12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179.2万人次。今年上半年,三条线客运总量2.3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24.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3.8%,工作日的日均客运量达130.8万人次,周五日客运量经常超过140万人次。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客流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急速增长,客运量已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10%以上。据统计分析,目前一、二、三号线最高峰时段列车车厢的平均满载率分别达到了127%、132%和118%,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负荷运营情况。为满足客流不断增长的需要,近二年多来,三条线累计增能19次,使一、二、三号线的最短行车间隔分别缩短到3分钟、3.5分钟和6分钟,但运能与运量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给运营安全带来很大的压力。
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上缴资产使用费近10亿元,去年全年客运收入达9.7亿元,今年上半年客运收入近5.7亿元。
二、上海轨道交通运营设施安全保障情况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首先取决于可靠稳定的设施设备保障。上海轨道交通通过引进国际上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拥有一套较完善的运营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确保安全、正常运营。
1、轨道线路设施设备安全。轨道结构和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适量弹性,在线路上根据需要设置安全警示线、隔离物、止冲档等安全装置。
2、供电设备安全。为保证运营设施设备的电力供应,采用双电源双回线路供电,在一路故障失电情况下,另一路正常供电,并设应急电源,确保紧急状况中应急照明等用电。
3、行车设备安全。通信系统方面,在灾害或事故情况下作为应急处理、抢险救灾的手段。信号系统方面,由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设备组成,并设故障监测和报警设备,满足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需要。其中,列车自动保护(ATP)系统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车站站台及控制室都设置站台紧急关闭按钮,在紧急状况下令进站列车停驶。
4、防灾报警设备安全。上海轨道交通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自动消防报警(FAS)系统,各车站与控制中心联网,通过分布在车站内的探测器,实时监测、掌控站内情况,可在火灾发生前预先报警,一旦发生火灾也能做出灭火救灾反应。该系统设置有水、气两种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可以针对不同火灾状况自动调控灭火,对乘客和地铁关键设备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根据系统指示,发生火灾时,车站的事故风机将把烟雾及时排出,防火阀和站内的防火门也会自动落下,隔断分离火灾区与非火灾区,以阻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整个车站建筑选材均符合消防技术规范,采用防火不燃材料,达到消防一级标准,电缆选用进口阻燃、低毒、低烟无卤电缆,地铁车厢内也均采用防火不燃材料,使车站和列车着火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此外,车内座位下配有灭火器,每扇车门上方都设置了紧急开门手柄,列车的两端驾驶室也设有紧急逃离门,这些器材和设施都保证了乘客在紧急状态下的自救和疏散,最大限度保障乘客人身安全。
三、上海轨道交通在运营安全管理上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坚持以安全运营为中心,狠抓运营质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管理网络,在干部职工中进一步强调了“安全乃企业立身之本”的观念,在运营安全管理上强化各项措施:
1、健全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和各单位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运营一线每个职工签定岗位安全承诺书,形成职责清晰、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人。公司今年起在运营主业单位设立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坚持领导干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15分钟以上晚点无理由追究相关单位和领导责任,进一步强化安全激励、约束机制。
2、不断完善安全制度,细化各类应急预案。根据轨道交通运营特点,公司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配合有关方面着手制定《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技术规范》。在各类应急预案制定、完善方面,公司以《轨道交通火灾、爆炸、毒气案(事)件的现场处置预案》为核心,根据实际对各专业的分预案进行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
3、加大安全整改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去年,为认真吸取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教训,制定了11项安全整改措施,明确责任,落实节点、资金,如对一号线设备、管理用房实施VRV(小型集中式空调系统)改造;在一、二号线分别增设、联通消防无线通讯系统;在各车站增配无线对讲机、防毒面具;地铁车厢内增设灭火器材,并设置夜光指示标志;将地下车站紧急疏散指示标志改造为自发光灯箱式事故照明系统;在一号线地下车站站厅层加装消防水喷淋系统;对一、二号线各地下车站疏散通道大站累计宽度不足15米、小站不足10米的实行拓宽改造等。车站屏蔽门系统也已完成试制,拟对一号线12个地下车站安装屏蔽门,目前正处于技术方案论证阶段。这些整改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应急防范能力,取得了实效。
4、加强安全检查、考核,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公司和各下属单位坚持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各类隐患,并认真抓好整改工作。此外,公司加强安全考核,强化安全监管,对安全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落实整改措施,杜绝事故重复发生,做到考核率100%,事故结案率100%。
5、强化员工安全培训,积极开展预案演练。公司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金点子”等活动,汇编《事故案例》,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技能。针对列车车型多,司机年纪轻,判断和处置经验缺乏等情况,公司对所有列车故障进行梳理,汇编了《列车司机应急排故手册》,进一步明确了排故操作程序、标准,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列车司机应急处置能力。去年以来,公司和各下属单位组织各类预案演练60余次,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高架车站化学品泄漏、地下车站火灾两次大规模的演练,不断提高职工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变能力和操作水平,提高各单位协同作战能力。
6、加强运营设施保障,确保运行状态良好。除了进一步强化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外,针对突出问题,今年公司开展了“设施设备整治月”活动,对影响安全运营的设施设备各类隐患进行疏理,列出了13项整治项目,组织调研攻关小组,落实时间节点,集中力量开展设施设备专项整治,对影响安全运营的设施设备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设施设备完好率。
7、合理调整运营组织,确保运营安全有序。针对一、二号线人民广场站换乘通道狭窄,造成客流对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况,公司从今年起实行了“顺时针”换乘,还先后拆除了一、二号线换乘短通道和长通道内全部商业网点50余家共850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客流拥堵状况,提高了换乘通道突发情况下乘客的疏散能力,收到明显效果。此外,针对上海南站工程、轨道交通新线建设等在建、新建、改建工程对轨道交通正常运营产生的影响,公司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制定运营方案,做好风险评估,努力减少工程施工对运营造成的影响。
8、构建抢险救援中心,增强安全督查力量。为快速、有效处置运营突发事件,公司去年成立了抢险救援中心,负责三条线设施设备的紧急抢修和灾害等抢险救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全天候待命。抢险救援中心设立三个抢险车辆备勤点,抢险车均统一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增强应急抢修的反应能力。公司建立了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通过短信群发系统,使各级领导、技术骨干第一时间掌握各类运营生产信息,为领导决策、抢险救灾准备工作提供了帮助。公司还组建了400余人组成的地铁安保大队和200余人组成的专兼职稽查队伍,充实和加强了车站运营安全管理力量。
9、加大运营安全投入,强化安全技术保障。今年,公司与市科委确定了影响运营安全的八大课题,并联合投入1500万元,组织专业力量专门进行课题攻关,加强运营安全防范技术保障。
近年来,公司通过强化各项措施,使运营安全处于受控状态,运营质量不断提升,运营图兑现率和列车正点率逐年提高,今年上半年15分钟以上晚点同比下降了66.7%,近10个月没有发生30分钟以上的晚点。
四、关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的思考
从1993年5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建成通车以来,上海轨道交通已运营了11年。我们始终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看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把狠抓运营安全管理作为贯穿每年工作的主题,坚持不懈地强化安全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安全工作的得失。我们认为,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1、能否确立运营企业“两个主体”地位是真正落实运营安全责任的重要前提
随着轨道交通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运营企业应该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承担的工作职责,又决定了运营企业必须成为安全运营的责任主体。“两个主体”明确后,实现收益权、资产处置权与运营设施设备投入相对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将有利于运营企业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全局角度,根据影响运营安全的因素,统筹考虑,按照轻重缓急合理使用资金,及时落实安全整改项目,提高运营设施设备完好率和安全可靠性,更好地发挥运营安全责任主体的作用。从整个轨道交通健康、有序发展和运营服务的安全高效而言,应坚持市场化导向,牢固确立运营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安全运营的责任主体地位,同时,做到责任主体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相匹配,这对运营企业至关重要,应该成为真正落实安全运营责任的重要前提。
2、能否提前介入工程建设是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的重要环节
运营方是轨道交通工程的最终用户。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运营方的及早介入,有利于运营方及时发现问题,与建设管理等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完善工程建设,从整体上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水平;有利于运营方全面深入掌握设施情况,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情况,做好投用后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有利于工程建设和运营接管紧密衔接,缩短交接和运营准备时间,使工程项目及时投运,发挥投资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新线运营接管的工作实践,深感运营方提前介入工程建设环节,加强与线路的设计、建设单位沟通,把运营安全保障工作前移,对避免二次整改,节约投资,及早发现线路、设备采购存在的问题,确保新线投用后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前介入工程建设环节,需要从机制上加以完善,在内容上加以深化,由于提前介入涉及轨道交通的各个方面,要制定有关规定,使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我们在这方面也正积极尝试,配合有关方面拟定了《关于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介入工程建设的方案》,提出了在轨道交通新线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运营企业确定后,应立即组织运营相关人员介入,并明确了介入的形式和不同阶段介入的内容,从而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
3、能否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推进国产化是提高运营安全质量的重要支撑
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上海轨道交通面临运营设施设备尚未完全到位,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设施设备在制式上不统一,不兼容,备品备件不通用,一号线部分设施设备投用时间较长,老化问题比较严重等情况,对安全运营增加了难度。虽然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很多,但我们要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议有关方面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尽管轨道交通各类运营设施设备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不同的产品应通过明确的技术规范,符合设备接口的技术要求,切实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为运营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运营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单纯依靠国外的技术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大国产化的推进力度,强化运营设施设备保障,不断提高运营安全质量。
4、能否建立运营安全评估体系是全面、客观评价运营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承担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任务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对安全正点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轨道交通各个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处理事故和故障的及时性是安全正点运行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运营安全状况,提出安全性、可靠性改进措施,就需要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体系。从今年开始,我们与高校联手,由市科委立项,开展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研究,建立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模型,并开发相应的评估软件。通过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体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自身运营安全现状,修正管理偏差,提高运营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相继投入运营,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如能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营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将对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能否争取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各方共同维护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上海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客流持续增长,地铁安全、快速、准点的优势日益显现,已成为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广大市民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轨道交通也越来越成为各级领导关心的重点,广大群众谈论的热点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运营企业在努力确保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营的同时,也十分需要社会各方的理解与支持。针对自杀等外来人为因素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构成的威胁,我们在积极做好人防、技防工作,利用车站、车厢公益广告、显示屏加强社会宣传的同时,也积极呼吁新闻媒体等有关方面给予配合与支持,严格控制相关报道,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与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息息相关,运营安全对运营企业而言责无旁贷,但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和广大乘客来共同关心和维护,共同确保轨道交通一方平安。
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前,上海将计划建成500公里以上轨道交通,使之成为一体化交通体系的支柱。随着轨道交通网络形成,运营线路不断增多,行车间隔进一步缩短,客运量大幅上升,在运营安全保障上的要求将更高,对运营安全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我们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瞄准国际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先进水平,学习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