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车辆学术研讨会综述--轨道工程--工程技术--论文--路桥网
推广 热搜: 土工格栅  土工布  工程  路桥  沥青混凝土  机械  沥青  施工  路面施工  沥青路面 

城市轨道车辆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04-28 中国路桥网 佚名 0
 

中国铁道学会城市轨道车辆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车辆委员会于2001 年11 月24 日—26 日, 在青岛举行了城市轨道车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得到了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广大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会前由《铁道车辆》编辑部编辑出版了2000 年《铁道车辆》增刊—— 城市轨道车辆学术研讨会专辑。会议期间又收到论文20 余篇。参加会议的有23 个单位, 70 余人。经过热烈的讨论, 就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发展的相关问题达成共识。
(1) 中国铁道学会批准铁道车辆委员会组建城市轨道车辆学组的决定, 与会单位和代表表示热情支持, 认为学组的建立, 可以为城轨车辆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见解, 为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城市的发展要求解决交通问题, 轨道交通是最佳的选择之一。近年来, 我国城际运输发展很快, 促进了动车组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发展将促进轨道交通的技术进步, 进而, 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模式。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 我国地域广大, 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结合经济能力、文化背景、地理条件等具体情况, 同时要考虑到长远的规划, 采用相适应的模式。不必追求单一的模式, 动车组、地铁、轻轨、单轨和其他先进的运载方式都应该引起重视。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 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可以采用高标准、高舒适性的高等级车辆; 而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 采用比较朴实的车辆, 也许不失为最佳选择。有些专家指出, 北京地铁车辆绝大部分是长春客车厂的产品, 运用几十年, 反映良好; 日本的城轨车辆, 以运量为主, 车辆很朴实, 而他们的经济实力远比我们任何一个城市都要雄厚。
(3) 我国自1966 年开始研制地铁车辆以来,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已取得长足的进步, 已经培养出一批专门人才, 并建立了工业基础, 产品也已出口朝鲜、伊朗, 应该讲可以适应国内大多数城市的需要。但对高等级车辆,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国外企业合作, 在设计、工艺、材料、配件等诸方面都受到制约, 困难较多, 发展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其中最关键的是直到当前, 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城轨车辆的标准。
(4) 发展我国自主的城轨车辆产品, 迫切需要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轨车辆(包括整车和零部件) 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强度、动力学、热工、通风、电气等性能试验, 产品验收, 检修, 使用寿命等系列标准。尤其是涉及安全、环保和旅客舒适性等方面的标准应该加快制定, 强制推行。城轨车辆标准的制定, 应高起点, 尽可能等同、等效地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与国际标准接轨, 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5) 建设部是城市轨道交通及其车辆标准制定的归口管理部门。建议建设部尽快立项并组织制定城市轨道车辆的相关标准。铁道车辆的科研教学单位、生产厂家, 对城轨车辆的研制生产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掌握理论基础; 运用部门也积累了一定的运用经验, 有制定城轨车辆的系列标准的基本条件, 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智力资源。建议建设部标准归口管理部门委托城轨车辆学组组织制定城市轨道车辆相关标准。
(6) 与会者认为, 针对目前我国城轨车辆的具体情况, 城市轨道车辆学组建成后, 应发挥其学术社团的作用, 除组织学术交流外, 应该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 积极参与城轨车辆标准的起草的组织协调。与会者认为, 制定城轨车辆的系列标准难度很大, 涉及单位部门多, 组织协调复杂, 中国铁道学会可发挥行业学会的作用, 积极向建设部建议, 努力做好城市轨道车辆的技术基础工作, 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论文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津ICP备20006083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100290号